人民網(wǎng)
人民網(wǎng)>>臺灣頻道

駐點筆記|黃永松為何值得懷念?

2024年06月07日08:54 | 來源:新華網(wǎng)
小字號

  新華社臺北6月6日電 題:黃永松為何值得懷念?

  新華社記者章利新、王承昊

  “干了這杯酒,會心一笑,飄然遠去,各自修行。天上的星宿都在等你,等你去笑談人間的采風(fēng),等你帶回民間藝術(shù)的精靈……”臺灣作家楊渡用詩句懷念《漢聲》雜志發(fā)行人黃永松,稱他為“來人間采風(fēng)的神仙”。

  自3月4日黃永松逝世以來,在臺灣有一群人一直在懷念他。6月5日,他們相聚臺北中山堂舉辦紀念茶會,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追思。

  6月5日,臺灣文化界人士在臺北中山堂共同緬懷《漢聲》雜志發(fā)行人黃永松。新華社記者 章利新 攝

  在松竹裝點的光復(fù)廳,大屏幕滾動著黃永松各時期的照片、《漢聲》不同時期的作品。朋友們輪流登臺,有的用故事描述心目中的“永松大哥”,有的演奏古琴、南音寄托思念,有的用客家話高歌一曲《送別》……

  黃永松1943年生于臺灣桃園,1971年參與創(chuàng)辦英文版雜志《ECHO》,記錄與傳播中華傳統(tǒng)文化。1978年,《漢聲》中文版創(chuàng)刊,至今已出版200多期。數(shù)十年間,黃永松與《漢聲》團隊奔走兩岸,搶救、挖掘、整理民間藝術(shù)與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,很多工作成為業(yè)內(nèi)田野調(diào)研與文化整理的樣本。

  臺灣傳統(tǒng)建筑學(xué)者李乾朗和黃永松相識46年,一起走訪過兩岸眾多古建筑。一次在福建看土樓,黃永松希望他現(xiàn)場解釋斗拱構(gòu)造,他說看書即可了解,黃永松卻堅持“現(xiàn)場腳到、手到、眼到、耳到與腦到,才是真正深刻的理解”。

  “我們一起看建筑,我眼里只有土木和空間,他更看到環(huán)境和人的生活。我還在看磚頭時,他已經(jīng)和老老小小打成一片,開始交心了。”李乾朗說,黃永松對文化的關(guān)懷與研究方法,是一種“獨門功夫”。

  黃永松站在漢聲書店的門前(2023年3月29日攝)。新華社記者 黃揚 攝

  去年3月,記者曾走進《漢聲》書店采訪黃永松,感覺走入一個眼花繚亂的博物館。從剪紙、泥人到風(fēng)箏、水八仙……《漢聲》每個專題作品背后,都是他和團隊蹲點兩三年的研究成果。黃永松對文化的敬意、敏銳、耐心,深深打動記者。

  他曾對記者說,文化在細微處皆有學(xué)問和智慧,所以要堅持“小題大做,細中求全”的工作風(fēng)格,否則就抓不到文化精髓!拔幕ぷ骱娃r(nóng)夫耕耘很像!彼褪沁@樣的“文化農(nóng)夫”。

  紀念茶會上,臺灣大學(xué)教授李鴻源回憶說,他和黃永松一起重新修訂《道德經(jīng)》,希望還原經(jīng)典最原始的面貌,從選版本到裝訂、印刷,都能看到黃永松的工作精神!包S老師眼里只有中華文化的保存,這也是他‘立德、立功、立言’的不朽所在!

  文化的魅力既來自器物載體的特殊性,更來自人心的普遍性。黃永松和《漢聲》對民間文化的整理和提煉,既有對活生生的器物特質(zhì)的專業(yè)保存,也有對共通的“民間智慧”的深度挖掘。所以,《漢聲》的作品具有廣泛的打動人心的力量。

  “從沒看過一個展,從6歲到99歲都洋溢著不可遏抑的笑容進進出出。面對這樣活生生有厚度的民間文化,所謂雅俗、年齡、階層的分野都消融了!迸_灣文化學(xué)者林谷芳至今記得看完《惠山泥人》展覽后的印象。

  2005年1月26日,黃永松在北京的工作室展示清末時期的惠山泥人珍品“大阿!。新華社記者 李俊東 攝

  林谷芳注意到,黃永松的去世在臺灣社會似乎沒有激起多少漣漪,在大陸反而惋惜敬悼之聲不斷。他認為,這一定程度投射出兩岸目前的文化發(fā)展?fàn)顩r,值得深思。

  在如今的臺灣,很多人習(xí)慣用“本土/中國”“新/舊”的二元對立思維來看待黃永松這樣的文化工作者,看不到前輩身上以文化傳承超越意見紛爭、以文化實踐打動兩岸人心的大視野、大格局。

  “這正反映了臺灣這些年的所謂‘本土化’過程讓人愈來愈目光短淺!绷止确贾赋觯S永松關(guān)心的民間文化或“民間的有機智慧”,是滲透于大眾、廣布于大地的。無論人身在何處,都可以由此而得到滋養(yǎng)。

  民進黨當(dāng)局在島內(nèi)推動“去中國化”和“文化臺獨”,妄圖以虛構(gòu)的敘事、錯謬的認同、惡意的對抗割斷兩岸文化聯(lián)結(jié)的根。這種無知和狂妄違背文化溝通人心的本性,只會傷害臺灣的文化活力和創(chuàng)造力。

  李鴻源坦言,出于對當(dāng)局“去中國化”操弄、對保存中華文化的擔(dān)憂,他和黃永松等幾位朋友曾商討成立一個書院,命名為“文衡書院”,廣邀各界大師開班授徒,積極推動文化傳承。

  “黃老師,請放心,我們會繼承您的工作,一步一步走下去!彼f。

(責(zé)編:劉葉婷、崔越)
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

返回頂部